【戰國趣史】織田信長為何流放自己親手擁立的將軍?

Translate
日本的幕府統治時期,將軍成為了實際掌權者,而天皇則只是名義上的元首,各地的大名都聽從將軍的號令。
在室町幕府的末期,全日本掀起了一股“下克上”的風潮,連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都被其下的大名所殺害。足利義輝的弟弟,原本已經出家的足利義昭也被軍隊包圍。足利義昭深感自己處境危險,朝不保夕,於是向外發出求救信號,並成功逃出了包圍圈。
足利義明(Yoshiaki Ashikaga)
險境逢生的足利義昭一心想要復興室町幕府,於是四處奔走尋求各地大名的支持,以求“上洛”(即進入京都)。但正值戰亂時期,各地的大名們都自顧不暇,一邊好生招待著足利義昭,卻也沒有能力護送將軍“上洛”。
足利義昭就這樣如“喪家之犬”般四處碰壁了三年之後,終於看到了一顆新星在尾張國冉冉升起,這就是織田信長。實力強勁的織田信長也有著圖謀天下的野心,因而兩人一拍即合,織田信長擁立足利義昭“上洛”成功。足利義昭成功當上了第十五代「徵夷大將軍」,織田信長推辭掉了副將軍的職位,只領了個「彈正忠」的虛銜。
織田信長
“上洛”成功的織田信長威名大震,頗有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但足利義昭卻不甘心做傀儡,他積極拉攏各地大名尋求支持。而織田信長則是訂立“殿中禦掟”來處處限制足利義昭。
雙方的衝突終於在三年後迎來了爆發,足利義昭發動上杉謙信、毛利輝元、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六角義賢等大名共同討伐織田信長,再加之原本與織田信長敵對的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松永久秀、三好義繼等勢力,織田信長被包圍。
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雖戰力強悍,但寡不敵眾,逐漸處於不利的境地。但隨著強敵武田信玄的暴斃,以及包圍網內部勢力的矛盾顯現。喘過氣來的織田信長開始將包圍他的敵人逐個擊破,並反過來包圍了足利義昭的居城。隨後,天皇出面調停,雙方簽訂和約。但不久後足利義昭撕毀和約,意圖再度向織田信長發動攻擊。織田信長率七萬人包圍足利義昭居城,眼看城破,足利義昭無奈以自己的兒子為人質,向織田信長議和。
織田信長-天下布武
雖然足利義昭三番兩次對織田信長出手,但礙於其“將軍”的頭銜,織田信長也不能將其徹底趕盡殺絕。但要是讓足利義昭繼續留在京都,他就會繼續以將軍的名義號召其他大名來反對自己。於是織田信長索性將足利義昭趕出了京都,足利氏掌管了200多年的室町幕府就此消亡。自此,織田信長控制著京都,開始調停周遭各大名的衝突,成為了日本實際的掌權者。
在策略競技手游《戰國布武》裡,和織田信長一樣,玩家也可以在日本戰國時代的舞台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智慧與軍事才能。 《戰國布武》裡有超過260個武將等待玩家的招募,組建最強的兵團,靈活運用計策與謀略,布武天下!
Mentioned game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Say something...
0
0
0